聯系我們
地址:武漢市洪山區珞獅北路76號書香門第2506室
電話:027-87881539 027-87643085
傳真:027-87881539
郵編:430070
E-mail: whjf2012@126.com
教育部:“加分資格造假”首次定為作弊
信息來源:佳發科技 發布時間:2012-4-21 21:32:17
新規定稱,考生有“加分造假”的,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、各科成績無效;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,當次考試各科成績無效。
同時,視情節輕重,還可同時給予暫停參加該項考試1至3年的處理;情節特別嚴重的,可以同時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:
此辦法于2012年4月1日起實行。
老師說
武漢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師說,其實在以前中高考過程中,“加分造假”的現象并不少見。
這位老師說,在考試中,隨著各種反作弊高科技工具的出現,傳統靠傳紙條、代考、手機作弊等手段已經“不堪一擊”。為了能得到最終的高分,不少人開始打起教育加分的主意來。
記者了解到,很多項目都可以在中高考中加分。如“烈士子女及兄弟姐妹”、“殘疾軍人、因公犧牲軍人子女”、“少數民族學生”、“農村地區獨生子女”、“華僑子女、歸僑子女”等。
近年來,隨著教育公平的深入,不少加分項目均已取消,如“三好學生”、“烈士子女及兄弟姐妹”等。盡管如此,加分的項目還有很多。
“以前有些社會實踐報告之類的東西,可以加分。有些學生在高考前,臨時改成少數民族,都可以加分!边@位老師說,這類造假其實很多,只是沒有一個規范性的文件來管理。
專家說
打擊力度還是太小
昨日,湖北省教育協會秘書長、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教科院副院長譚細龍教授說:“其實,新的規定對于作弊行為的打擊力度還是太小!
譚細龍說,歷朝歷代對考試公平都很重視,考試作為一項制度,一直是國家選材的重要手段。但就是有少數人愛投機取巧,弄虛作假,這對考試公平的損害可想而知。
“在考試中為什么作弊的人敢于鋌而走險?關鍵是處罰的力度太小。他們的‘犯罪成本’太低!弊T細龍說,“如果發現作弊的,永遠不讓他們參加考試,讓他永遠不得翻身,這樣還有人敢作弊嗎?”
譚細龍說,現在很多人不好好學習,腦子里總想著“拼爹”、“作假”。如果這些行為得不到打擊,社會就沒有希望。
考試院
確?荚嚢踩
昨日,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,我省將嚴格遵守33號令。
幾天前,該院就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則消息:我省將嚴格按照教育部第33號令處理違規考生。為防止考試違規行為的發生,省教育考試院采取了加強報名資格審查及考生身份信息核對、屏蔽考場手機信號等一系列加大考場監管力度的措施,確?荚嚢踩c公正。省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:如不遵守考場紀律,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管理,有違紀、作弊等違規行為的,將按照教育部第33號令進行處理。
[閱讀鏈接]
2009年,重慶市查出31位考生修改民族成分造假。其中,當年的“文科狀元”何川洋也是其中一位。因為涉嫌造假,他被北大、港大放棄錄取。
下一篇:湖北省建設2萬多個標準化考場